PS:由於有人反應放了一長串的日文食譜,有「欺負看不懂日文的人」以及「偷懶」之嫌!
因此版主特地花時間把它翻譯出來(但已根據自己的實際作法,做了小部份修改),並以此謝罪!
長達一個多月沒PO文章了(可見不是當部落客的料…),不知道是天氣熱得令人懶洋洋使然,還是這陣子日子過得太閒適(或太爽…哈),連每次「吃喝玩樂」過後都會整理PO上部落格的東西都懶得弄,持續Delay中……。
這天突然想,再不放上去,暑假可就要過完啦(其實我並沒有暑假…)!
先來說說上次到日本學生家作客,從日本太太那裡學來的一道家庭料理【筑前煮】,試吃過的人(包括我自己)都覺得味道挺不賴(老史又在賣瓜了),配飯下酒(美食怎能沒有「酒」做搭配呢?)兩相宜啦~
材料先洗淨切塊(食譜和日本太太都有交代,較難入味的蔬菜食材切的時候不要太整齊,最好就是「亂切」,讓切口呈現不平整的狀態,或者乾脆用手拔,讓煮的時候更好入味)。
蔬菜食材包括:紅羅蔔、牛蒡、蓮藕、杏鮑菇、竹筍;另外還有蒟蒻、干香菇和雞肉。
這道料理的作法很簡單,但花費的時間較長,需要隨時注意火侯和入味度;鹹甜度也可隨人喜好做調整。總之是一道有媽媽味、一次可以做很多,然後冰在冰箱裡吃好幾天的家庭式料理!
完成品~~
其他的裝在保鮮盒裡放冰箱,要吃的時候熱一下就可以囉~
第一次試作時蔬菜食材買太多了,索性就把剩下的材料拿來做「素的」,少了肉類的筑前煮,夏天吃起來更爽脆可口唷~
因為喜歡顏色深一點的,第二次特別多放了一些醬油,味道更好,看起來也更美味哩~
※後記:
其實,筑前煮的作法有很多種版本,大致上都大同小異,差別在做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食材和調味方法。
這邊提供一份來自我的好友Ru(台灣人、現在是三個孩子的媽、也是幸福的日本太太)的筑前煮版本(是日文低,看得懂的人就參考一下囉!),我在做這道菜時也同時參考了這幾種版本中的一些小訣竅,做出來一樣好吃唷~~
材料(2人份)
雞腿肉 1支
乾香菇 4朵
牛蒡 100g
蓮藕 1節(約100g)
胡蘿蔔 1/2根
蒟蒻 100g
水煮過的竹筍 1支
碗豆 4枚
※調味料:
A〔用1杯水浸泡乾香菇作為熬煮時的湯汁之用(重點)〕
沙拉油 1大匙
糖3大湯匙(可用味琳取代)
醬油2湯匙
※米酒或清酒 1大匙
麻油1/2茶匙
※準備材料:
1。把泡開的乾香菇切成四等分。
2。雞肉切一口大小。
3。蓮藕去皮,分段切成約1公分厚,加入少許白醋浸泡4-5分鐘消除澀味後再倒掉。
4。將胡蘿蔔、牛蒡、蓮藕下鍋水煮(燉煮時較易入味),碗豆只需汆燙1-2分鐘。
※拌炒食材:
5。將沙拉油倒入鍋中,待油熱後放入雞肉,約拌炒1分鐘,讓雞肉表面顏色變化後,再加入所有蔬菜食材,持續2至3分鐘以上的高溫拌炒,從鍋子底部用木鏟翻炒。
6。直到所有食材都用沙拉油拌炒過後,再將A湯汁倒入鍋中燉煮。
7。之後放入砂糖或味琳拌炒一下,用中火持續燉煮約5分鐘;直到甜味滲入食材中,再加入醬油、米酒,一邊煮一邊用鍋鏟拌炒。
8。最後再轉大火,持續燉煮至湯汁快要收乾(若不想吃太乾,可保留一些湯汁)為止。
9。盛盤後,將碗豆對切散放在上面(大都是當配色用,不喜歡的人可以不放),再灑上麻油即完成。